为激励青年大学生团员在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先锋队作用,共青团保亭县委积极对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保亭县开展“海南自贸港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活动。7月11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乡驿云帆”电商实践团在指导老师赵爽、李林琳带领下,赴保亭县开展 “聚焦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通过产业调研、直播助农、校地座谈等方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在田间地头书写青春答卷。
直播架进果园:让红毛丹 “甜” 遍全网
“这颗保亭红毛丹现摘现发,酸甜爆汁,是热带果园的‘甜蜜炸弹’!” 保亭红毛丹种植基地的临时直播间里,实践团成员钟兰的吆喝声充满朝气。身后,乡村振兴带头人陈波正指导农户采收——这位十年前放弃海口工作返乡的创业者,已带领 100 多户脱贫户深耕红毛丹产业。
“红毛丹需‘一年开花、四年养果’才能保证品质,但线上销路一直是难题。” 陈波的话让实践团当即启动 “双线助力”:电商专业学生用镜头捕捉果实细节,团队结合“四年养果”的种植故事设计直播话术。当钟兰在镜头前讲述匠心培育历程时,评论区互动激增。“你们懂网络,我懂种果,联手准能让红毛丹走得更远!”陈波看着攀升的关注度笑道。实践团成员在日记中写道:“果农大叔盯着直播数据笑的瞬间,让我们懂了“学以致用’的分量。”
康养产业对接:校地共寻 “青春合伙人”
“南药、沉香都是好资源,就缺懂直播运营的年轻人!”康养保亭品牌体验店店长的困惑,成为实践团调研的焦点。实践团发现,保亭 “康养+ 农业+旅游”融合模式潜力巨大,却面临人才短板。
“保亭山山水水都是宝,急需青年为家乡代言!” 团县委黄昌非的期待,与实践团“用电商思维激活特色资源”的理念不谋而合。双方敲定合作框架:暑期组织返乡大学生驻店直播,从选品到运营全程参与。“不仅要卖货,更要讲好保亭康养故事。”指导老师强调,团队将设计 “康养体验+产品带货” 模式,让南药理疗、沉香文化随产品走向全国。
服务中心取经:劳模传经解电商难题
在保亭县电子商务协会,海南省劳动模范、80后返乡创业者宋海漫分享了 “电商+农业” 实战经验。2013 年放弃北京高薪返乡的她,以“公司+合作社+农户” 模式推动保亭热带农产品触网,让“流量”变“销量”,助力“土特产”走出深山,变身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实践团现场观摩主播龙龙带货,学生们感慨:“龙哥说直播靠临场反应和真诚沟通,这比课本案例生动多了——电商助农真是扎根乡土的‘苦功夫’。”
宋海漫一旁点评:“直播不是一个人的事,后台运营要实时盯数据、控库存,主播得练胆量、会唠嗑。”她向学生抛出橄榄枝:“我们欢迎年轻人来挑战主播、运营、策划等岗位,从贴标签、打包开始学也行,我们为返乡大学生设了暑假工岗位。”
政策搭台引才:让青春智慧扎根乡土
团县委书记李美琪在座谈会上为青年介绍保亭县的一系列引才政策,并邀请他们参与“团团直播间”“爱心托管站”等活动,鼓励青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精准对接电商人才需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要让实训室扎根乡土。” 带队老师表示,学院将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农产品电商、文旅直播等实战模块。团县委也明确,将以政策扶持、平台搭建为抓手,与学院共建长效机制,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
如今,实践团留下的不仅是直播数据与合作意向,更播下了 “校地协同助振兴” 的种子。随着红毛丹电商推广方案进入细化阶段,康养体验店直播计划提上日程,这群青年用专业与热情证明:乡村振兴的舞台上,青春力量正书写着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