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照见未来:一个易地搬迁少年的“伙伴计划”转身记

琼团要讯 发布日期:2025-07-17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点亮心灯,照见未来:一个易地搬迁少年的“伙伴计划”转身记

 

在碧海蓝天映衬下的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六道社区是一个承载着特殊使命的安置区。对于这里的青少年而言,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迁移,更是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转变。12岁的少年亮亮(化名),便是这转型浪潮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曾经,亮亮的生活被电子屏幕的光影所占据。作为家中独子,父母忙于生计,照顾多由爷爷奶奶承担。内向的他,放学回家便沉浸在电视和手机的世界里,户外活动成了他最抗拒的事情。日积月累,体重超标、体能堪忧,体育课成为他最恐惧的时光。父母的每一次外出提议,都可能演变成一场家庭冲突的导火索,从乡村到城镇的跨越,在亮亮身上,表现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一、用“游戏”敲开心扉

亮亮的改变,始于三亚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团队的到来。当社工初次接触亮亮时,他正全神贯注于手机游戏,对“垃圾换蔬菜”的环保活动嗤之以鼻:“捡垃圾?那是老头干的活!”敏锐的社工没有放弃,目光捕捉到他游戏角色的炫酷机甲装扮。一个灵感的火花闪现:“下周有场‘机甲战士清洁行动’,完成任务能解锁限定版环保勋章,想不想当队长试试?”这个将环保任务巧妙包装成角色扮演游戏的点子,让亮亮对活动产生了好奇。一张写着“隐藏成就:解锁社区英雄皮肤”的任务卡,悄然成为了打开这个少年心门的第一把钥匙。项目团队深知,融入的第一步,是激发兴趣,用青少年听得懂、愿意玩的方式叩开心扉。

二、从“怕输”到“敢拼”

兴趣是起点,但真正的融入需要克服内心的障碍。首次参加项目的篮球活动,落后的亮亮情绪崩溃,蹲在地上大喊:“我跑不动,再也不玩了!”面对挫败,社工没有简单地安慰,而是蹲下身,引导他看向自己的进步:“记得吗?上次你只投进一个球,今天投进了三个,这进步很大啊!”亮亮抽泣着:“可是他们都投得比我多…”社工坚定地回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重要的不是你比别人快多少,而是你愿意尝试,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好。这份勇气和坚持,比输赢更重要!”随后,活动形式悄然变化。“两人三足”、“接力传球”等强调协作而非个人竞技的团队游戏多了起来。

亮亮在合作中逐渐体会到,运动的价值远不止于胜负。当团队因他的传球配合而得分,当伙伴们因共同努力而欢呼时,他第一次感受到汗水带来的快乐和归属感。项目团队巧妙地重塑了运动的评价标准,让亮亮明白:团结协作、坚持不懈,本身就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成功, 这为他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三、从“参与者”到“小先锋”

在持续的支持和正向激励下,亮亮的转变如春芽破土,日渐清晰。他开始主动询问:“下周还有什么活动?”曾经回避体育活动的他,在一次户外锻炼中,竟自告奋勇担任“小小宣传员”,向同伴们讲解运动的益处。社工及时捕捉并放大了这一闪光点:“看!亮亮现在不仅自己爱上运动,还能鼓励带动别人,真了不起!”他腼腆地笑了,眼中闪烁的却是从未有过的自豪。这份被看见、被肯定的力量,点燃了他内心的自信之火。

改变渗透到亮亮生活的点滴,沉迷手机屏幕的时间锐减,取而代之的是主动约伙伴踢球、陪伴父亲散步。爷爷奶奶惊喜地说:“以前叫他出门比登天还难,现在反过来催着我们带他出去!”半年时光流转,亮亮取得了惊人的改变,体重成功下降8公斤,体能测试成绩从不及格跃升至良好。那个曾经在体育课上退缩的身影,如今已成为班级篮球队中积极拼搏的一员。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从孤僻内向的“小宅男”,蜕变为社区青少年先锋队的积极分子,在“禁毒小先锋”、“青春守护中国粮”、“社区小画家”等活动中,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家庭关系也随之升温,父母学会了更科学、更有效的陪伴方式。亮亮在日记中写下的文字,质朴却充满力量:“原来走出家门,世界这么有趣。我不再是那个只会打游戏的‘小胖子’了。” 这是少年心声的吐露,更是社会工作价值最生动的诠释。

亮亮的故事,不是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中的个例,他的转变,深刻印证了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精准有效和强大生命力。这个项目如同一盏明灯,为像亮亮这样在城乡转型中迷失方向的青少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照见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来源:团省委
编辑:办公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