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施希望工程为己任的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党支部在2010—2012年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凭借小党支部干大公益的显著成绩,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仅有3名党员的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党支部在两年的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开展了十多场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公益活动,取得了筹集捐款3千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5101名,中职生255名,中小学生864名,完成5所希望小学立项,12所希望小学竣工,1所希望卫生院落成并投入使用,创办全省唯一一所全免费公益职业学校——三亚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的显著成绩,充分体现了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所具有的模范先锋和战斗堡垒作用。
据悉,我省受中央组织部表彰的“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共有12家,全国希望工程实施机构受表彰只有海南和安徽两家。
小支部创造“最具影响”大公益
记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党支部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在编人员6名,党员3名。但这样的基层小党支部,却能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两年时间里,谱写了一曲经济小省做大公益的动人之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一个敢于打大战硬战的党支部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党支部3名党员既是单位的指挥员,也是奋战在一线的战斗员,他们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两年时间,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其过程和结果堪称全省表率。两年来,党支部组织开展了理论学习、专题辅导、廉政视频教育、典型教育、参观学习、下乡调研等学习交流活动共58场(次),参观学习交流时间达200小时。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每开展完一次学习、参观、交流活动,党员都要写心得体会,并在党支部会议上进行交流,寻找共鸣点,以便在工作中形成合力。
支部书记树表率,党员干部立模范。支部书记羊光然同志是一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这位过去多次被工作单位评为“优秀党员”、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被团中央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希望工程20周年杰出建设奖”的共产党员,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他高超的业务水平,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精神,以身作则、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品质影响和带动全体党员干部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由于他的突出表现,2011年被海南省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评为“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实施机构)以排名第一的成绩授予青基会系统“领导力奖”。在支部书记的影响和带领下,支部两名党员以书记为榜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埋头苦干、带病上阵、放弃休假机会,不分节假日勤奋工作,为全省希望工程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凝聚力、战斗力强,敢于打大战硬战。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党支部虽然只有区区3名党员,是全国青基会系统规模最小的基层党支部。但是,这个有着敢打大战、硬战传统的基层党支部,在两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打了一场又一场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救灾助学公益大战。在创先争优活动期间,该支部开展的“海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情系玉树——海南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助学行动”、“情系西南灾区”捐水活动、创办海南省第一所全免费中等职业学校——三亚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援建希望小学活动、“青春携手·风雨同舟”希望工程救灾劝募行动、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均取得突出的成绩,并获得业内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个管理创新、追求“透明公益”的党支部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管理视为希望工程的“生命线”,一刻也没有放松管理。在管理工作中,把制度管事、管人作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在援建希望小学项目方面,制订《希望小学建设管理规则》来对项目进行管理;在资助小学生项目方面,制订《希望工程——中学生资助(奖励)规则》来对项目进行管理;资助大学生(圆梦行动)项目方面,制订《希望工程——大学生资助(奖励)规则》来对项目进行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制订《海南希望工程财务管理暂行规定》来进行管理。在基金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先后制订并出台的管理措施有: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公文处理办法;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捐赠物品管理办法;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奖励办法;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关于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期间的有关规定;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关于文印室管理的有关规定。
为了使管理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基金会党支部不断地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并出台了“三个坚持”的监督管理制度,力争使希望工程变成透明的玻璃瓶。“三个坚持”的监督管理制度是:一是坚持每年对财务进行公开的审计制度;二是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希望工程监督日”活动;三是坚持向社会开放,接受希望工程监察员监督的制度。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透明、科学的管理不仅换取了社会公众的普通认可,也使机构获得了许多省级和国家级的荣誉。基金会先后两次被海南省教育厅评为“支持基础教育先进单位”;2008年被海南省委、省政府评为“海南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07年、2008年连续被中国青基会评为“圆梦行动奖”;2009年荣获海南唯一一家5A省级公募基金会;2009年获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0年获评“全省先进社会组织”;2011年被省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评为“海南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中国青基会授予全国“希望工程影响力奖”。
一个工作业绩显著、争创一流的党支部
一个三人组成的基层党支部,在两年的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带领3名工作人员组织开展了十八场有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
海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创历史记录。为了切实帮助困难家庭子女解决上大学难的实际问题,支部把“2010、2011年海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列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工作加以实施,通过开展“用我双手挣学费”、“向贫困宣战”、“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巡回募捐”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募捐活动,共筹集捐款2662.99万元人民币,资助贫困大学新生5101名。这一成绩再次刷新海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开展以来资助贫困大学生人数的记录。
“情系玉树——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助学行动”成绩位列全国青基会系统的前茅。青海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基金会党支部根据团中央、中国青基会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海南省的实际行动,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助学行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活动共为玉树灾区募集捐款6,535,326.10元人民币,这一成绩在全国青基会系统位列前茅。所有款项已及时拨付到灾区人民的手中。
“情系西南灾区”捐赠活动成果丰硕。2010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部分省、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这场干旱给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帮助灾区人民解决饮水实际困难。青基会积极响应团中央、中国青基会和团省委的号召,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向灾区“捐一瓶水”活动,活动共收到抗旱捐款80多万元及120多吨饮用水,所有款项及饮用水送往灾区。
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逐显成效。在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在海南团省委的指导下,基金会党支部就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创始基金的募集做了大量的工作。前后与海南省24家企业进行联系和动员,其中15家企业达成意向性捐款,目前已落实捐款的企业6家,落实捐款额233万元 。此外,基金会党支部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成立了以帮助和扶持青年创业就业为己任“海南青年创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更大限度地解决了青年创业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受到团省委领导的高度赞赏。
“青春携手·风雨同舟”希望工程--救灾劝募行动尽显党员风采。2010国庆节黄金周期间,海南省遭到了60年不遇的强降雨袭击,导致16个市县近20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200多万人。为了帮助海南省受灾地区恢复生产、重返校园,根据团省委的紧急部署,基金会党支部推出了以“青春携手·风雨同舟”为主题的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劝募行动。活动期间支部党员牺牲了全部节假日时间全力以赴投入救灾助学行动中,为灾区学校和群众解决了大批的救灾款物资和款项。
希望小学援建工作再创新高。在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基金会立项开工建设希望小学3所,封顶、完工9所。立项开工建设的希望小学是:定安县新竹镇卜效中国海油COSL希望小学、陵水县隆广镇丹录中国海油COSL希望小学;封顶、完工的希望小学是:澄迈县福山镇博才中国海油COSL希望小学、屯昌海尔希望小学、 宝兴陇东镇海南共青希望小学、文昌市潭牛镇中心圩中国海油COSL希望小学、儋州市东城镇书村宝洁希望小学、儋州市排浦镇沙沟村中国免税希望小学、琼海中原镇仙村和塔洋镇鱼良大益希望小学、东方市江边乡白查金玉观音希望小学。希望小学援建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创办“三亚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实施海南希望工程职业教育资助计划是海南省青基会深化资助项目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南希望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出的又一大型资助项目。为了有效落实该计划,基金会党支部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三亚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落户三亚市。这所由基金会党支部书记、基金会秘书长担任法人的海南省第一所全免费公益学校,是由海南省青基会会及中国青基会、北京百年职校、三亚天域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学校通过免费教育,使海南省贫困家庭子女能够享受到优质的职业教育,掌握劳动技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为海南省职业教育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提供有利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办学,学校的教学成果和教育管理水平获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参加亚洲博鳌论坛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访问学校,并对学校的办学给予好评。目前在校学生167名,在职(兼)职教职工33人。
公开承诺任务超额完成。基金会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公开承诺为民办事办好事的任务有两项:第一项是在海南灾区及农村地区援建两所希望小学;第二项是为2010年、2011年考上大学的600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每人提供5000元的资助款。这两项公开承诺的工作任务现已超额完成——9所希望小学封顶、3所已经立项;已资助5101名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
一个获各界广泛赞誉的党支部
各级党政领导高度评价。海南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对海南省青基会实施的希望工程给予高度评价。2009年10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现任海南省政协主席的于讯同志在《 关于海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情况报告》中批示:“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做的很好,卓有成效,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希望能够继续抓好,逐步使其常态化,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受益”。
2011年8月31日,省委常委、秘书长许俊同志出席海南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最后一批助学金发放仪式并做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赞扬海南省青基会实施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他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成果说明了团省委、省青基会等主办单位是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的战斗力的集体。更值得表扬的是,你们七年来联合推出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传递给贫困家庭,你们整合资源,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三亚市委书记、东方市委书记、澄迈县委书记、乐东县委书记、屯昌县委书记、儋州市市长等许多市(县)主要领导这几年都亲自出席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捐款活动和助学金发放仪式,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给予充分肯定。
媒体、群众好评如潮。海南希望工程自1992年实施以来,已经走过19个年头。19年来,社会各界对海南青基会和青基会所实施的希望工程可以说是好评如潮——
2007年8月24日,海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著名吴卓的评论文章,文章评论说:“海南希望工程的实施,让我省热心公益蔚成风气”。
2007年9月12日,海南日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在头版刊发记者黄晓华、马春华联合撰写的《社会共绘同心圆·爱心托起大学梦》的专题文章,文章把海南希望工程的成功的原因归纳为最主要的一条是:“海南希望工程的透明模式吸引热心企业参与,是希望工程成功的重要保障”。
2009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报》刊发记者任明超《经济小省如何让更多贫困学生圆大学梦》的专题文章。文章对经济小省中海南希望工程却做了大慈善这一不争的事实进行剖析点评,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他得出的结论是:“信息化的透明的捐助机制激发社会更多爱心,经济小省才有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圆梦大行动……”。
海南金鹿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黄熙娟这样评价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海南有那么多的慈善机构,我们公司为什么要选择海南青基会作为我们公司设立永久性基金的机构,原因很简单,因为海南青基会让我们一百个放心,他们创新、科学的管理模式,他们员工的敬业精神将使我们的‘金鹿农机助学基金’发挥更好的社会慈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