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海南经济须向消费及服务业主导转型

发布日期:2011-11-03

[打印] 字体: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作题为“国家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海南国际旅游岛”主旨演讲。(南海网记者史莎摄)

  南海网海口11月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史莎)11月2日在海口举行的2011年民进企业家联谊会联席会议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作题为“国家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海南国际旅游岛”主旨演讲,提出海南经济必须向消费主导和服务业主导型转型。

欧债危机牵出中国经济转型紧迫性

  迟福林指出,当下正蔓延发展的欧债危机不仅是对欧洲银行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同时也将可能对整个欧美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一影响一旦变成现实,势必波及长期以出口导向为发展战略的中国经济,这就意味着,出口在拉动国内经济方面的作用将明显下降。

  “依我观察,外贸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的下降趋势。在现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如何使明年的GDP增长不低于8%?必须要拉动国内消费需求。”

  迟福林认为,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消费率绝对数在上升,但总体数还是偏低,基本呈现不断走低的趋势,这是因长期的工业主导思路所致。他提出,中国经济转型重点就是从工业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服务主导型转变,而消费主导型的前提是城市化。

  “消费主导就要城市化,一个城市人的消费是三个农村人的消费。服务业主导、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城乡一体化在某种意义上至关重要。”

  消费主导下的海南国际旅游岛

  在迟福林看来,海南国际旅游岛正是在我国消费为主导经济转型大趋势下提出来的。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是国际重要交流平台,旅游创新示范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及一流的休闲度假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南海资源开发基地。这些要求最终是为了打造一个完善国际的消费环境。

  但现在面临的最大现实是,整个中国包括海南在内,支撑我们消费或服务业发展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尚不成熟具备。“就海南来讲,全中国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消费需求都在全面快速上涨,但海南的消费结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医疗、教育、金融、文化、服务业全跟不上。仅文化产业这块,海南的文化投资占GDP比重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2.5%。”迟福林表示。

 海南国际旅游岛未来走向

  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未来走向,迟福林提出,一要实现消费升级与消费转型,二要实现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转型,三要实现城市化发展与城市转型,四要实现绿色发展与绿色转型。

  房地产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大焦点之一,目前所呈现的状况是,一般性房地产发展太快,而旅游房地产发展太弱,结构明显不合理。对此,迟福林建议应多建风情小镇之类的旅游地产,这样既能为度假休闲经济创造优美环境,又能规避宏观政策中的障碍并获得国家支持。

  而对于现在倍受关注的免税购物,迟福林则认为可用十年左右时间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严格监管制度的前提下,初步建立几家免税商场;第二步则是逐步实行日用消费品免税;到第三步时,就是初步建成国际购物中心的格局,这也正是国务院文件中提出的重要要求。

  在服务业发展及转型方面,迟福林给出的建议目标是,到2020年,海南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从现有的40%上升到60%以上。适度引入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并请拥有成熟经验的港澳台参与管理海南免税业、博彩业等产业,努力成为服务业先行开放地区。

编辑:陈航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