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明公民大行动 海南形象大提升
深读“海南文明大行动”之一
本报记者 陈成智
编者按:
为了全面提高我省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软实力,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国际旅游岛形象,10月31日,全省文明大行动动员大会吹响了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向不文明行为宣战的集结号,确定将连续3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省委书记罗保铭,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蒋定之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行动实施方案及测评体系也随之出炉。本报记者特从中寻出若干关键词,请社科专家分别从“意义”“挑战”“目标”“措施”四方面进行深度解读,本报今日起将刊发“深读‘海南文明大行动’”系列稿件,敬请关注。
人人争做文明海南人?争创文明大环境?海南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初游者“一见钟情”?本报记者张杰摄
为什么要在改革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的第四季度部署声势如此浩大的全省文明大行动?不抓行不行?缓一缓再抓行不行?
对此,省委书记罗保铭,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蒋定之的讲话中都有深刻阐释。我们试图从一系列关键词的解读中寻求答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开展全省文明大行动,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提升公民文明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省委书记罗保铭
解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彭京宜告诉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大基本内容。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他三方面内容就无从谈起。
彭京宜认为,开展全省文明大行动,就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人们日常行为,提升文明道德水准,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问题。此外,这一活动也切中了当前海南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文明、不诚信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建设国际旅游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罗保铭在讲话中还强调,省委、省政府把全省文明大行动列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十大措施之一。他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倡社会公德,树立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我们开展全省文明大行动,把各种不文明行为、现象暴露出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标本兼治,对于全面提升公民文明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软实力
“这场全省文明大行动就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就是在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软实力,就是在塑造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省委书记罗保铭
解读: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詹长智博士认为,硬实力通常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GDP、硬件设施等,而软实力则往往指的是知名度、美誉度、亲和力及文化影响力。这种软实力,可以理解为一种让本地人认可、外来人羡慕的内在力量。
在詹长智看来,软实力首先体现在法治上,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让公民生活在一个处处讲规矩、讲法守法的社会,让守规矩的畅行无阻,不守规矩的寸步难行;其次,要体现在自己的特色文化上,比如夏威夷独特的问候语,要培育和发掘与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的特色文化,给中外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记;再者,政府在社会管理上还应再精细些,有些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客观上与我们的社会管理不到位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有些城市红绿灯、交通标志的设置非常混乱且不合理,有些道路维修要么围而不修,要么修得旷日持久,没有给公众一个明确的时间表,给周边商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也引发一系列的出行不文明行为。再比如,大型商场及农贸市场旁没有规划建设相应规模的停车场,必然导致乱停乱放行为不断发生。
“一流的酒店度假设施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高度的公共文明构成的软实力,海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会大打折扣。”詹长智说。
关键词:第一感觉
“社会文明道德是国际旅游岛的重要标志,文明道德怎么样,也彰显着国际旅游岛的形象……国际旅游岛建设,既需要物质文明建设,也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既需要硬件建设,又需要软件建设。中外游客登上海南岛的第一感觉,是环境是否整洁,交通是否有序,人是否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省委书记罗保铭
解读:对一城一地,许多游客都有过“一见钟情”的体验。第一感觉,对于游客来说,至关重要。
詹长智认为,第一感觉,是游客对海南的第一印象,也是游客第一次游海南的体验,如果第一感觉是愉悦的,那么这位游客可能将成为海南游的推崇者;反之,如果第一感觉非常差,那么这位游客就可能成为海南游的“负面宣传员”。
海南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海南游人数的攀升,正是靠许许多多良好的“第一感觉”来维系。人人争做文明海南人,争创文明大环境,海南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初游者“一见钟情”。
关键词:最低门槛
“如果我们不讲文明、不讲诚信、不讲道德、不讲礼仪,那么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就过不了最低的门槛。”——省委书记罗保铭
解读:2010年1月6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新闻发布会上,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的罗保铭就海南将整治旅游环境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就曾表示“如果我们海南连这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或者不能有效解决的话,我们就过不了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最低的门槛”。
詹长智认为,罗保铭此次重提“最低门槛”,再一次指出了提高城乡人口文明素质,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破解的一道基础题,深刻阐明了开展此次活动的必要性。
许多到过海南的中外游客,往往为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一流的酒店度假设施而惊叹,然而,如果一上街购物就遭遇短斤缺两,开自驾车问个路还要交“问路费”,导游的解说胡编乱造心里就想拉着游客购物吃回扣,城乡环境卫生很差,“赤膊哥”“抠脚哥”甚至“尿墙哥”横行,显然会让人大倒胃口。
关键词:“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迅速投身到海南文明大行动中来,兴文明风尚、倡文明举止、做文明公民……”——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蒋定之
解读: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海南改革发展任务繁重,但自去年以来,海南大抓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主要领导挂帅治理旅游厕所,在整治旅游环境上下了许多功夫。有干部群众发问:有必要做这些事情吗?这些事是不是一定要现在做?蒋定之用“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这九个字,斩钉截铁地回答了这些疑问。
彭京宜认为,从表层来看,这9个字合起来表达的是“马上行动”,表明光说不做不行,说了以后迟迟不做也不行。而从另一层面说,这也进一步表达了省领导对推动文明大行动意义的理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进,才构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旅游岛。
关键词:高度的公共文明
“高度的公共文明,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任务。公共文明是十分重要的发展环境,
没有高水准的公共文明,必然影响海南的对外形象,影响海南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公共文明建设就是抓生产力、抓竞争力,就是抓国际旅游岛建设……”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蒋定之
解读: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以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及活动为契机,大力度推进公共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南宁近年来在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方面的成绩,也让国人瞩目。学习借鉴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采取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办法,加速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海南公共文明形象,是海南当务之急。
在詹长智看来,到达高度的公共文明,当然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如果我们不抓、不早抓、不狠抓,那么,高度的公共文明,就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抓公共文明建设就是抓生产力、抓竞争力”的论断,也再一次阐释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



手机版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