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交警剖析交通三大症结:治堵可学习深圳

发布日期:2011-12-02

[打印] 字体: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引言:12月1日,海南省交警总队交管处副调研员刘中席、海口市交通局副调研员姜陆泉、海口市交通局公交科科长吴钟龙、海口市交通局公交客运管理处处长艾建云做客南海网新闻会客厅,交流探讨文明交通出行,大家认为,要治理海口交通拥堵应借“他山之石”。

  南海网海口12月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高鹏)海口公交车缺乏专用车道、红绿灯设置不合理、马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港湾式公交站偏少……在12月1日的南海网新闻会客厅,来自海南省交警及海口交通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共同为海口的交通拥堵把脉,建议借鉴深圳等交通管理经验先进的城市,改善拥堵现状。

路网规划不到位,公交车缺专用车道

  海口的道路规划一直备受诟病。海口市交通局副调研员姜陆泉在访谈中说,海口目前规划出的商业区较为集中,海口海秀东路、解放路、大同路、龙华路一带商业区比较集中,周边道路极易出现交通拥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公交车缺乏专用车道,经常和其他机动车出现抢道现象,造成交通混乱。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海口连公交车应享有的通行权都无法保障,全市仅在滨海西路有一条公交车专用道,而且利用率很低。专用公交车道的设置是一个提高通行率的很好举措,比如公交车发班本应是每5分钟一班,但由于没有专用道,与其他车辆混在一起造成拥堵,结果无法准时到达,引起群众抱怨。

  海口市交通局公交科科长吴钟龙认为,在他所接触的市民投诉中,等公交车时间过长的投诉占了很大比例,其中拥堵是主要原因。海口的道路建设没有形成完善的路网,无法通过拐道实现“曲线救国”。以明珠广场为例,作为商业中心和人流聚集地,只有南宝路一条疏导道路,但又常常被摊贩堵住,因此造成交通“肠梗阻”。

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小事故易造成拥堵

  在海口,一旦在道路上发生刮蹭、碰撞等轻微交通事故,车主们一般都不愿意把车先挪开,而是急着打电话给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的人到了,道路也长时间拥堵了。海南省交警总队交管处副调研员刘中席在访谈中建议,海口应该学习国内交通管理经验先进的城市,如深圳。在当地,保险公司会派专人在交警部门的视频监控室内值班,接到电话后立即用视频录下,30秒的时间就能固定证据,让车主直接到指定地点理赔。

  深圳对城郊区域的交通设置也值得海南学习,在城市中心区安装红绿灯,而城郊区域等设置成转盘式车道,车辆可一路顺行,道路交通变得十分顺畅。但在海口,红绿灯往往设得过多过滥,如椰海大道本身便是车少人少,不分昼夜亮着红绿灯,是一种浪费。

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港湾式公交站偏少

  在访谈中,姜陆泉就广大网友目前比较关心的海口公交不进站问题解释。近年来,海口市投放了大批新能源公交车,较许多城市相比,配置算高的。虽然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交车不进站台,这确实有行业监管不到位之处。从另一方面看,海口港湾式公交站太少,多数公交站台就设在路边,公交车司机在上下班高峰期难以入站,加上有时多条线路公交同时“挤”在一起,没办法一同进站。

 交通投诉量明显下降,文明素质从小抓起

  事实上,经过海口市交通部门的长期整治,海口的交通拥堵现象有所缓解,交通投诉量下降。吴钟龙介绍说,2010年海口市的公交车违章率为0.08次/月,而今年上半年下降到了0.026次/月,下降幅度达67.5%;去年海口市出租车违章率为0.045次/月,今年上半年下降到了0.01次/月,下降幅度达77%。而今年7月至10月,海口市的交通投诉量也呈现出平均每月4%-5%的下降态势。2010年的公交车违章多为主动性违章,即司机违法闯红灯、随意变道等。今年,车辆违章率被纳入公交企业考核范围后,这类违章数量明显减少,司机们的安全文明意识大大提高。

  刘中席说,海口目前普遍存在汽车见行人过斑马线时仍然不减速,而是鸣喇叭,想先冲过斑马线。交警部门对此准备做专项整治,对这些司机用摄像机录下来进行惩罚。人的素质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为此,交警部门发起了“雏鹰行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思维,养成文明出行的交通习惯。

编辑:陈航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