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50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 总投资达285亿元

发布日期:2012-01-16

[打印] 字体: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海南日报海口1月15日讯(记者彭青林张中宝见习记者王奕晴)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建设年”。为了落实这一部署,海口市今天上午分别举行33个2011年重点项目的竣工庆典和50个2012年重点项目的开工仪式,敲响了海南“项目建设年”的开场锣鼓。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蒋定之,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副省长林方略及海口市主要领导出席仪式,为竣工项目剪彩,为罗牛山农产品加工园奠基,并实地检查了海口市“五路四桥”部分竣工项目建设情况。

  蒋定之一行分别参观检查了海口恭和苑养老社区和罗牛山农产品加工园规划情况。在恭和苑养老社区,蒋定之参观了社区建设整体情况,现场详细了解了软硬件设施和运营情况后表示,海南发展养老产业是具有特殊有利条件的,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出台了专门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事业机构。他指出,社会力量是海南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主渠道,希望恭和苑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入住老人的保健护理休养康复等工作,特别是要从老年人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和引进心血管、呼吸道等老年性疾病的医护工作者,确保老年人在这里过得安全舒心。要积极探索,打造国内一流的养老机构,为海南的社会养老事业作出贡献,也为全国的养老事业探索路子。

  在罗牛山农产品加工园,蒋定之听取了海口农工贸(罗牛山)公司关于加工园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他要求有关方面在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按计划在2013年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为“项目建设年”开好头、起好步,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提升海口市和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服务好“菜篮子建设”,优先满足岛内市场的需求。

  据介绍,2011年海口市把项目建设作为落实“十二五”开局工作和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目标的主要抓手,共安排重点项目55个,33个已竣工项目共完成投资98.4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30亿元。其中有17个政府投资项目和16个社会投资项目,包括打通断头路的“五路四桥”和龙昆南路延长线工程等5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海口市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心等9项社会民生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等3项农业及水利项目,新埠岛起步区等6个旅游地产项目,京润珍珠科技园等10个产业项目。

  今年海口市又计划安排投资数额大、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64个,50个今天集中开工的项目总投资达285.35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其中有23个政府投资项目和27个社会投资项目,包括南渡江30万亩良田整治等5个农田水利项目,绿色长廊二期在内的10条道路贯通工程等7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永庄水厂改扩建工程等11个社会民生项目,新海港区车客滚装码头一期起步工程等4个片区开发项目,龙桥旅游商业小镇等11个旅游地产项目,海南国际汽车园等11个产业发展项目。

  据了解,这批已竣工和集中开工的项目涉及社会民生、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海口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这批项目的实施,已经或即将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交通、居住、教育条件,全面提升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区域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农产品集散和加工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海口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新年新气象,新年开门红。今天上午,海口2012年50个项目宣布集中开工,既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又有重大产业项目,还有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这些项目可谓特色纷呈,通过‘大项目带动’战略,对加快海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海口市市长冀文林在庆典仪式上如此说。

  项目集中开工规模空前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建设年”。

  “作为省会城市,经济体量大、人口数量多、影响范围广,海口要继续争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排头兵,在‘项目建设年’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冀文林说。

  据了解,今年海口市加大项目谋划、项目培育和引进,加快开工一批投资数额大、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今天集中开工的50个项目中,政府投资项目23项,社会投资项目27项,总投资285.35亿元。

  这些项目涉及社会民生、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其中,南渡江30万亩土地整治工程是今年开工项目的亮点,总投资约33.2亿元,项目实施后,将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14064.27公顷,建设粮食与冬季瓜菜生产基地8683.82公顷,菜篮子生产基地3215.25公顷,热带水果生产基地514.68公顷,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6102.73公顷,富硒特色产业基地1032公顷,休闲观光农业基地129.15公顷、热带农业示范区697.54公顷。

  “今年集中开工的项目可谓规模空前,实施后,将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极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交通、居住、教育条件,全面提升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区域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农产品集散和加工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海口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以项目带发展促民生

  今年,海口市提出要确保把新增财力的60%以上用于民生。并且,在2012年海口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过程中,明确提出加大社会民生项目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交通、医疗、教育、防灾减灾等热点难点问题。

  今天,海口市宣布开工的50个项目中,民生项目占了多数,有廉租房建设、城中村改造、校舍安全工程、幼儿园建设工程、白沙河水体整治工程等。

  据悉,从2012年起,海口市将全面推行学前教育助学券制度,启动公办幼儿园建设计划;推进基层卫生工作进一步发展,完善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卫生服务网点覆盖率达100%;继续开展敬老院建设,争取新建、扩建6家敬老院;将通过向社会招商引资建设100万平方米生态安居工程。

  另外,还有绿色长廊二期等10条断头路贯通工程、新海港区车客滚装码头一期起步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这些民生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交通、居住、教育条件,改善海口的民生。

  产业项目增强城市发展动力

  在去年海口市“十二五”重大投资项目发布会上,冀文林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海口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作为海口农产品加工的重要产业园,罗牛山农产品加工园今天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整个园区将集农产品精深加工、高低温存储、展示交易、物流配送和综合配套功能于一体,成为“中国一流、五星级、创新型的食品产业及物流园区”。

  不仅如此,今天开工的项目中,产业项目占了五分之一,涉及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园、海南国际汽车园、南药研发中心(海口)项目、年产30万辆轿车冲压零部件建设项目等。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海口重点项目的集中开工,不仅会大大丰富海口的配套资源,还将创造出更多的高端岗位,吸引高端人才进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从今天开工的产业项目特征来看,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服务类项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征加上大规模项目的影响力,将带动海口产业格局向高端化、功能化、集群化靠拢,这对区域配套的完善、产业升级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海口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海南日报海口1月15日讯)

编辑:陈航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