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增长13%

当前栏目:阅读量:发布日期:2012-02-16

[打印] 字体: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15日上午,海口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南国都市报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海口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左右。

  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出席大会。海口市长冀文林代表海口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还审议了《关于海口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议了《关于2011年海口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海口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南国都市报记者纪燕玲袁兰实习生司敏袁倩

经济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

  海口市市长冀文林在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后五年海口市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致力于加快城市转型,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致力于强化省会城市功能,建设全市人民幸福家园,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

  今年,海口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左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环保指标和物价调控指标。据了解,去年,海口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160元。

  未来五年,海口市将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极核作用,在国际旅游岛和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

产业强市

  85个大项目重点推进

  今年,海口把产业强市作为当前发展的第一要务,突出抓好21个“十大攻坚战”项目和64个市重点项目,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城市功能完善项目、重大民生项目按时间节点开工竣工。

  冀文林要求,英利二期、红塔技改、汉能一期等项目要如期投产,海马三期、狮子岭二期启动征地工作,东海岸人工岛、新海物流园、新海港区汽车客运滚装码头一期、兰桂坊、长影海南世纪影城、东寨港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等一批项目要取得实质进展。

工业提速

  打造特色专业加工镇

  推进工业提速发展。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西部转移,继续推进“两区八园”功能完善和升级改造,形成综合保税区和高新区“前店后厂”发展格局,力争两区增加值分别增长20%和50%以上。完成美安科技新城产业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加快推进1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投入扶持资金2亿元,落实加快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强化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着力改造提升机电制造、化工化纤纺织、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依托海马、英利等骨干企业和“海口药谷”,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

  会上透露,今年海口市将选择1—2个镇作为试点,把产业引入镇域经济中,打造特色专业加工镇。完善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担保融资体系,推动中小企业提高协作配套发展水平。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

海口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左右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左右

编辑:陈航宇


梦大道APP

扫码下载安装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 青年筑梦大道

官方订阅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103.2万粉丝

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

82.9万粉丝 195.3万转推

官方抖音号

一键扫码关注

官方快手号

扫码一键关注

162万粉丝 1.5亿点赞量

官方B站

手机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