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北京3月6日消息(南海网特派记者 李晓梅)3月6日,海南代表团审议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热议“征地拆迁”,建议要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让老百姓分享城市化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政策环境,才能避免城市化改造举步维艰和“钉子户”冲突现象。
推进旧区改造,关键是让老百姓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副省长、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谈起“征地拆迁”时,感触不少。他回忆,90年代中国东部的城市化进程一日千里,旧城改造进展神速,居住条件和城市的功能、面貌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近几年,旧区改造却越来越困难,步履维艰,重要原因在旧城改造的动拆中,个别社会矛盾被相当程度放大,地方政府缩手缩脚,使得居住在旧城区的老百姓难以分享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成果。
对于当前征地拆迁出现“钉子户”较多的情况,姜斯宪说,在旧区改造过程中,老百姓有自己正常、合理的利益诉求一定要照顾到。但也有少部分老百姓对自身的土地价值期望很高,当政府补偿低于这种期望值、沟通不畅时,“钉子户”就会出现。若处理不当,这将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包袱”,由此拖住了旧城改造的“后腿”。
同样关注“征地拆迁”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昌元插话说,城市化改造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在当前征地拆迁中,既存在不顾及被拆迁者、特别是失地农民利益的现象,同时也大量出现“几天之内冒出数百座坟,上万棵树,违法抢建、再高补偿不愿离开”等问题。因此,必须详细调研,找出解决办法。
姜斯宪认为,我国可以依靠自身制度,在推进旧城区改造的问题上,有所作为,寻求良方。其中,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是关键,让旧城区百姓分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陵水征地模式”完善后值得全国推广
“海南陵水探索新征地拆迁模式值得借鉴。”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认为,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在征地拆迁中,让农民成为征地拆迁的参与者;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让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创新留用地安置,培植适合农民从事的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实现了农民与政府的双赢,值得在征地制度改革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切实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按照征地总面积的8%,给村委会留足建设用地。村委会可在为村民建安置房屋后,将其余土地转化为商业地产,通过土地市场将其挂牌拍卖或自己创办集体企业。在安排留用地时,县政府采取优先安排的办法,将所规划项目区内基础设施最完善、地理位置最佳的优越地段优先安排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并从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引导,扶持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特色商业,积极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以落户于陵水的海南海洋主题公园为例,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共征用大墩村集体土地3108.56亩,给大墩村委会的留用地为248.68亩,将海洋主题公园项目中地理位置最优越、并在建设规划中确定为商业、住宅一体的地块优先安排给大墩村发展旅游产业。村委会拟使用该地块与知名企业联合兴建五星级酒店,还计划在新村安置点规划建设4栋320间公益酒店和超市、市场,自行经营或出租,保障了农民的长久收入。



手机版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