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经济发展的未来。浩瀚的南海是我国四大领海中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海域,南海丰富的资源赋予了海南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同时,从中央、国家海洋局到海南省本级,都给予了海南多项政策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前景可期。
这是一片广阔的蔚蓝,2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上,星罗棋布着成百上千个美丽小岛;399万立方千米体积的巨大水体中,繁衍生息着数不胜数的各类生灵;深达5000多米的百变海底,浅蕴深藏着天文数字的宝贵矿藏。
万物繁盛的自然世界
浩瀚的南海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从几毫米长的蜱螨类、棘头虫类到长30多米、重达160多吨的蓝鲸等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南海是我国四大领海中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海域,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突出。”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如是说。
南海鱼虾贝蟹3000多种,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
没有比较就难以显示优势。资料显示,南海已知鱼类种数为东海的1.4倍,为黄海、渤海的3.56倍。
资料显示,仅南海北部大陆架的鱼类有1027种,远高于东海的727种和黄海的289种;而在南海大陆斜坡和南海诸岛海域也分别记录了205种和523种鱼类。全国海域的头足类为92种,南海北部有记录的就有73种。光是南海北部,就有对虾100多种。
南海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不仅局限于海水中。
在西南中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岛屿周围分布的鸟类共计有60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鲣鸟、军舰鸟、海鸥、蓝翡翠鸟、绣眼鸟等。在南海星星点点的岛屿上,海鸟日出外飞觅食,日落归巢,大量的海鸟在各个岛屿上留下丰富的鸟粪,千百年来堆积成厚厚的鸟粪层,有的岛屿竟达1米以上,储量十分丰富。
它们共同生活在南中国海这熙熙攘攘的海洋大家庭里,组成光怪陆离的海洋生物大千世界,构成了海南渔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发展的基础。
矿产资源的巨量宝藏
“蓝色聚宝盆”、“第二波斯湾”……提起南海矿产宝藏,人们耳熟能详的这些比喻绝非溢美之词。
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锆钛矿、石英砂、海盐……南海海底的各类矿产,种类丰富、储量巨大。从海南本岛周缘到大陆架,再到南海南部,处处蕴藏着丰富的矿产。
自1950年代末以来,中科院南海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等单位,持续对南海地质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海南岛附近有丰富的近海砂矿资源80多种,其中钛铁矿、锆英石储量分别为761.7万吨和129.6万吨,占全国同类矿产储量的1/4和1/3以上。而滨海优质石英砂资源潜力巨大,仅文昌市为主的玻璃用石英砂矿石资源储量就超50亿吨。
海南岛还是理想的天然盐场,沿海港湾滩涂许多地方都可以晒盐,主要集中于三亚至东方沿海数百里的弧形地带上。已建有莺歌海、东方、榆亚等大型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全国大盐场之一,其盐田面积2223平方千米,最高年产30万吨,是华南沿岸面积最大的、晒盐条件最佳的盐场。
富足的能源资源是南海矿产的最大特点。
资料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石油地质储量至少230亿-300亿吨,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天然气居全国各海区之首,是世界海洋石油最丰富区域之一。
在南海中北部海区,还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整个南海的可燃冰地质储量约为700亿吨油当量,远景资源储量可达上千亿吨油当量,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不仅如此,南海还有丰富的海洋能——从人们熟知的潮汐能、波浪能,到陌生的海洋温差能、海洋盐差能和海流能等。这些都是清洁能源并可永续利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差能资源。南海水深大于800米的海域约140万—150万平方千米,太阳辐射强烈,是典型的热带海洋,表层水温均在25℃以上。500—800米以下的深层水温在5℃以下,表深层水温差在20—24℃。初步计算,南海温差能技术上可开发利用的能量,装机容量可达约14亿千瓦。
上述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与能源蕴藏,为海南发展油气化工、海洋矿业等产业,奠定了明显的资源优势。
产业发展的后备基地
南海丰富的资源赋予了海南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这里有全国知名的大渔场。
“南海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向民说,丰富的生物资源带来了丰产的渔业资源。
全省海洋渔场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200米深以内的渔场面积22万平方千米,可供养殖的滩涂2.6万公顷。北部湾、三亚、清澜和西沙群岛是海南四大渔场,南沙群岛海区更是中国最典型的热带渔场,开发潜力极大。
这里有海洋世界的“肥沃大草原”。
海洋繁盛的动植物,不仅是人类理想的绿色食品,更是制造海洋药物的重要原料。海南迄今发现的海洋药用物种为1010种,占全国的62%,海洋药物资源大省名副其实。例如,海南有着极其丰富的海洋生物毒素资源可供开发:藻类毒素、海绵毒素、贝类毒素、螺类毒素、河豚毒素等,不胜枚举。
这里是海岛旅游度假天堂。
波澜壮阔的大海、风光旖旎的小岛、千姿百态的生物,是开展“蓝色”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是海南成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度假旅游胜地的基础。在海南,有1823千米海岸线、成百上千个海岛、68个海湾,以及独特的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这里海水清澈湛蓝、沙滩细腻洁白、海岸椰影婆娑、海底缤纷多姿,到处拥有阳光、海水、沙滩和清新的空气,其景观质量在国内首屈一指,是极为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
这里有巨大的商贸交通潜力。
海南海域是海上航行要冲。每年约有4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东亚90%以上的石油输入需经南海;经南海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贸易额的2/3;中国通往国外的航线过半要经过南海海域。
繁忙的海上航运,携带的是巨大物流、滚滚资金流,南海诸岛当此要冲,商贸发展潜力自不待言。目前,海南已构筑“四方五港”格局,港航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经济发展的未来。”赵中社说,海南拥有国内其他任何沿海地区都无法比拟的自然海洋资源:海南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56.9倍,无论是从资源的绝对数量,还是从人均拥有量,均具有极大的优势。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显示,海南“海洋资源供给能力”以绝对优势居全国各沿海地区第一位,为海南的海洋经济未来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海南日报海口7月31日讯)



手机版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