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八十年前,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个庄严的历史时刻,城院师生集中在学院报告厅,共同观看震撼人心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师生们从阅兵盛况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领悟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谛,汲取了磅礴的奋进力量。


学院党委书记钟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谛,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我深刻体会到“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重大意义,以及教育在传承历史、开创未来中的重要作用。学院将把讲话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强化思政引领,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学院将紧扣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国昌
阅兵所展现的国家实力与民族精神,让我更加坚信: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技能基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这场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其所凝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是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职教管理者,我们将把“不忘国耻”的历史清醒、“军队强大”的坚定自信,转化为推动职教发展的实际行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教学-实践-就业”闭环,让更多高职毕业生在关键技术岗位上发挥作用,用专业技能为国家产业升级、国防建设添砖加瓦,真正以“职教人”的担当,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文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学生工作。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永远传承和大力弘扬。我将努力将其融入对学生们的教育和引导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我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一定能够帮助青年学子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城建与设计系专任教师杜旭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号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专业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责任担当。
思政部专任教师刘思琦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伟大抗战精神与海南本土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如利用历史场景情景模拟、组织主题研讨等,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学院学生王千予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观看阅兵,令我心潮澎湃。先辈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深深激励着我。我们青年一代定当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刻苦学习、提升技能的实际行动,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教育强国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手机版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