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琼鱼探海者”调研队走访企业与政府探寻海水鱼类种业发展​

高校动态> 海南大学 发布日期:2025-07-28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为深入了解海南海水鱼类种业发展现状,聚焦金鲳鱼、石斑鱼等特色品种的种质创制与人工繁育技术,海南大学 “琼鱼探海者” 调研队于7月9日至7月10日前往万宁、陵水、三亚的相关水产企业及政府部门,通过问卷调研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探寻海水鱼类种业发展的瓶颈与突破方向。

7月9日:万宁与陵水企业走访——东星斑、石斑鱼及金鲳鱼产业初探

7月9日,调研队先后走访了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和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密集了解了万宁、陵水地区东星斑、石斑鱼、金鲳鱼育种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分析种业发展困境积累了一手资料。

在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队员们通过发放针对性问卷、参观育苗车间等形式,了解东星斑育种现状、亲本开发投入、技术瓶颈等情况。通过调研发现,东星斑亲本培育对环境要求极高,水温、盐度偏差会影响亲本质量和幼苗存活率。该企业东星斑育种未实现规模化,存在“亲本资源稀缺”和“技术难度大”等问题。

图片a1.png

图为队员们在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育苗车间观察东星斑幼苗

刘国帅 供图

图片a2.png

图为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队员们交流问卷内容

刘国帅 供图

在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队员们围绕石斑鱼亲本开发投入与设施升级开展问卷调研。问卷数据显示,2024年该企业石斑鱼亲本开发投入占总投入的16%,大部分用于智能水质监测仪、恒温控制系统等繁育设施更新。通过进一步参观育苗车间了解到,石斑鱼幼苗在稳定水体中生长状态良好,设施升级使育苗周期缩短、发病率降低、苗种质量显著提升。

图片a3.png

图为队员们在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育苗车间观察石斑鱼幼苗

刘国帅 供图

图片a4.png

图为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与队员们交流问卷内容。

刘国帅 供图

在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队员们聚焦金鲳鱼产学研合作与人才问题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该企业近三年金鲳鱼亲本开发年均投入300万元,40%用于与海南大学的联合研发项目,金鲳鱼存活率和亩产均明显提高。通过在深海网箱养殖区考察,发现企业虽引入先进基因组学育种技术,但核心岗位高学历人才占比较低,技术未能充分发挥效能。

图片a5.png

图为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鱼苗

刘国帅 供图

图片a6.png

图为队员们在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育苗车间观察鱼幼苗

刘国帅 供图

图片a7.png

图为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队员们交流问卷内容

刘国帅 供图

7月10日:三亚农投海洋产业有限公司与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多品种繁育设备问题与政策支撑探寻

7月10日,调研队先后走访三亚农投海洋产业有限公司和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了解多品种繁育设备问题,以及政府在海水鱼类种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撑现状,为后续提出针对性建议提供了依据。

在三亚农投海洋产业有限公司,队员们通过发放问卷,了解该企业各品种养殖规模、设施设备状况、育种技术应用等情况。该企业传统养殖池占比达60%,导致苗种整齐度不足60%,新设备因资金问题更新缓慢。

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队员们向渔业科工作人员发放针对政府部门的问卷,内容涉及财政投入、政策支持措施、技术服务等方面。交流中,工作人员介绍了目前针对海水鱼类种业的政策支持情况,也提到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信息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队员们将企业调研中发现的困难与政策需求反馈给工作人员,为政策优化提供参考。

图片a8.png

图为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与队员们交流问卷内容。

刘国帅 供图

后续规划:开展线上调研,完善调研数据

为进一步拓宽调研范围,全面掌握海南海水鱼类种业发展情况,接下来团队将通过线上形式开展调研,调研对象包括万宁市农业农村局、海南万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海南青利水产繁殖有限公司、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翔泰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垦海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通过线上发放问卷、视频访谈等方式,团队将深入了解这些单位在海水鱼类种质创制、人工繁育技术创新、政策实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补充完善调研数据,使调研成果更具全面性和代表性,力求为海南海水鱼类种业的创新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通讯员 张殷思彤 郭丽燃)

编辑:海南大学团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