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校"融媒传播赋能·向天向种图强"科技创新研学团成功入选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全国重点联系团队

高校动态>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日期:2025-09-24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2025年6月至8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融媒传播赋能·向天向种图强"科技创新研学团9名师生,深入海南省定安县、临高县的乡村田野和海口市科技馆,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充分发挥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优势,聚焦海南特色稻米产业升级与商业航天科普,用青年智慧服务乡村振兴,以专业技术助力科学普及,用实际行动响应海南"向天图强、向种图强"战略。

640 (6).png

团队深入定安县岭口镇封浩洋,探访皇州封浩洋稻鸭生态种植基地,海南省劳动模范王代杰向团队介绍了皇州封浩洋稻鸭生态种植模式,通过富硒黑土地和山泉水资源培育优质稻米,并借助“村咖”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


封浩洋富硒米注重生态健康理念,因其产量的稀缺性、目前主要定位于会员制销售,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模式探索。团队提出通过融媒体传播推广农产品,深挖产品背后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故事,将“富硒”“有机”等标签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情感符号,助力品牌从“地域特色”向“破圈认知”突破。


团队走进定安县翰林镇山村园,与全国劳动模范王上南交流。王上南提到,尽管合作社已拥有自主专利机械和优质富硒香米产品,但目前合作社的产品面对缺乏品牌辨识度、销售渠道仍待拓展等困境,团队成员结合专业所学,提出产品包装融入地方标志性景观“亚洲榕树王”的文化元素形象、进行年轻化包装等建议,并推动包装设计作为实训项目进入课堂实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

640 (7).png

团队还走访临高县东英镇多福稻舍和西硒里农场,“00后”返乡青年韩丽巧介绍了金粮农业公司在储备粮种植、农机服务与农文旅融合方面的探索。面对乡村文旅场景,农产品和农耕文化的价值释放,需要将“营养价值”“农耕情怀”“乡土文化”转化为当代人可理解、愿参与的内容。校企双方探讨了开发数字化研学资源、共创文创产品、开展新农人或创始人等新媒体IP运营等合作方向,同学们将借助融媒体手段,让“厚植农耕情怀”从口号变成可感知的互动体验,实现文化传播与产业增收的双向赋能。

640 (9).png

640 (8).png

团队还走访临高县东英镇多福稻舍和西硒里农场,“00后”返乡青年韩丽巧介绍了金粮农业公司在储备粮种植、农机服务与农文旅融合方面的探索。面对乡村文旅场景,农产品和农耕文化的价值释放,需要将“营养价值”“农耕情怀”“乡土文化”转化为当代人可理解、愿参与的内容。校企双方探讨了开发数字化研学资源、共创文创产品、开展新农人或创始人等新媒体IP运营等合作方向,同学们将借助融媒体手段,让“厚植农耕情怀”从口号变成可感知的互动体验,实现文化传播与产业增收的双向赋能。

640 (10).png

团队携手海口市科技馆举办商业航天主题科普活动,通过自主设计、精心制作的H5商业航天历程纵览、航天器全景知识扫描等开展互动教学,穿插趣味有奖问答环节,详细介绍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类航天器的功能。让现场的小朋友们深入了解航天器功能及所对应的航天职业,孩子们兴趣浓厚、积极互动、气氛热烈。


此外,现场设置了动手制作环节,根据现场活动参与者测试获取的航天相关职业,通过借助AI人脸融合技术生成专属航天职业画像,再将这份独特形象现场制成冰箱贴、徽章等航天主题文创。手工制作环节的同学分享道,“最大的感受就是“惊喜”和“感动”。从小朋友们第一次看到AI生成自己航天形象时的惊呼,到拿着自己专属的航天形象冰箱贴举起来展示的骄傲模样,每一个瞬间都特别有感染力。

640 (1).png

640.png

活动实现了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共创”的转变,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参与感和科学兴趣。受到孩子和家长的广泛好评。海口市科技馆负责人表示,“商业航天职业体验”H5互动,将成为航天科普馆内活动的常设环节,未来将持续联合高校专业、社团等社会力量,举办更多形式丰富的科普活动。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依托融媒体技术与创新传播手段,助力海南好米讲述新故事,用创新点燃孩子们的航天梦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乡村振兴与科学普及一线书写了动人的青春篇章。师生们以实际行动响应海南“向天图强、向种图强”战略,展现了高校青年服务社会、赋能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image.png

编辑:青春海经贸

上一篇:世校赛1银6铜!海经贸学子好样的
下一篇:没有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