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盛夏,青春起航!7月4日下午,琼台师范学院“青绿之约实践团”正式踏上“三下乡”征程,从书香校园奔赴五指山,开启为期四天的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将开启一场与雨林文化的深度对话!
实践团项目介绍
该实践团项目是为了10-12岁学生而设计,以热带雨林为课堂,融合雨林“四库”与思政教育,开启四天的深度自然之旅。实践团将深入五指山雨林国家公园,实地观察“绞杀现象”“独木成林”等生态奇观,认知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及雨林能量循环规律;在毛纳村体验黎苗文化黎陶制作、茶园采制茶,感悟乡村振兴与生态经济的共生智慧;通过制作植物拓印队服、生态笔记、雨水净化器等实践,锻炼协作与创新能力。课程创新植入“雨林思政微课堂”,每日以“四库”(水库、碳库、粮库、钱库)理念链接生态智慧与社会发展,引导学生从雨林“共生共荣”领悟团队协作,从生态韧性思考民族精神。学生将在沉浸式探索中收获科学认知、文化认同与生态责任感,种下守护绿色家园的种子。
前期准备
为确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该团队秉持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多次组织专题会议。成员们围绕活动方案设计、资源整合、预期成效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反复打磨实践细节,力求以充分的前期筹备为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团队主动与指导老师保持高频次沟通对接,定期汇报筹备进展,虚心请教专业建议,针对实践方案中的难点、创新点进行深入研讨,充分借助老师的经验与智慧,不断优化活动规划,确保“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专业性与实效性。
本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进行探讨
行程速览
该实践团将在五指山开展为期四天的深度实践,通过“生态调研+文化挖掘+社会服务”等多维联动,解锁雨林文化的多元价值。
生态调研
实践团将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协作,在五指山1号线、2号线开展生物多样性共生文化调查。
文化挖掘
在毛纳村黎族村寨,实践团深入探索雨林文化和民俗的共生关系。
社会服务
在当地,实践团将开展“雨林小课堂”,通过趣味科普,手工互动,实地体验普及生态共生以及保护知识。
出发前,学院领导及老师殷切嘱托:“此次‘三下乡’是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宝贵机会,希望同学们在探索雨林文化的过程中,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展现琼台学子风采,为乡村雨林文化贡献力量。”同时,实践团指导老师也从安全、调研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部署,为团队出征筑牢保障。队员们身着统一队服,在琼台师范学院南门合影。
让我们共同期待青绿之约实践团
在五指山水的精彩 表现
见证青春力量与雨林文化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