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海口站|青苗逐光科普活动走进海口桂林洋小学

高校动态> 琼台师范学院 发布日期:2025-10-24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2025年10月13日下午,青苗逐光科普团队前往海口市桂林洋小学,开展关于食品安全的主题活动——健康生活,“食”刻守护,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孩子们筑起饮食安全屏障。

图片5.png

团队全体成员合照

话剧导入

过期食物的警示

团队以一场贴近生活的情景剧拉开活动序幕:小明在放学途中路过小卖部,购买了一包五毛的辣条,食用一半后,突然因肚子疼而蹲下。其母亲发现他所吃的是过期辣条,即刻带他前往医院。医生告知,这是过期食品中的细菌所致,并叮嘱他日后在食用食物前务必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场时长仅几分钟的情景剧,让学生们直观地认识到了过期食品的对身体的危害。

图片6.png

情景剧“过期食物的警示”

明食品身份证信息

避过期及“三无”食品

团队围绕食品安全开展科普工作,在“看懂食品‘身份证’”这一环节中,着重指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判定食品是否过期的关键要素,同时提醒大家对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无生产厂家及日期的“三无产品”保持警惕,切勿购买食用。

图片7.png

志愿者科普相关知识

规避食物变质风险

切勿食用发霉食物

针对食物变质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展示了水果出现腐坏斑点、面包滋生霉斑、肉类发黏并产生异味、牛奶结块分层等肉眼可观测到的变质表征。研究结果向学生们表明,即使食物仅存在小部分损坏,未损坏部分亦极有可能含有有害微生物与毒素,应果断予以丢弃。

图片8.png

学生亲身观察腐烂食品

养成卫生习惯

从洗手开始防细菌

图片9.png

学生上台互动体验

坚持“勤洗手,正确洗手”

维护身体健康

团队以火龙果汁模拟手上细菌,使孩子们观察到未洗手按压白纸时会留下显著痕迹,而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搓洗二十秒以上后,“细菌”痕迹大幅减少。此实验让孩子们认识到,在饭前便后、接触食物前认真洗手,能够有效预防“病从口入”。

图片10.png

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

图片11.png

志愿者带领学生温习“七步洗手法”

本次活动借助情景剧展示、科普知识阐释、科学小实验操作等方式,助力小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掌握鉴别过期与变质食品以及养成卫生习惯的实用技能,为守护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助力。

编辑:琼台师范学院团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