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
莘莘学子带着对故土的
眷恋与无限遐想
回到梦最开始的地方
他们以青春作笔,以热忱为墨
将个人理想融入家乡发展的宏伟蓝图
快跟昌江团团一起见证
“返家乡”社会实践
带给我们的崭新活力吧~
↓
01 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许武杰
一个月的实践时光,仿佛一段从忐忑到从容的旅程,让我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触摸到职场真实而生动的模样。初来乍到,面对繁杂的工作流程,我常常手足无措:整理文件时偶尔混淆分类逻辑,传递信息时也曾遗漏关键细节。所幸,我身边的前辈们总是耐心指导——他们教我借助表格梳理任务优先级,提醒我在沟通之前先理清核心诉求。这些细致入微的经验,比任何理论都更切实可贵。
实践期间,我深刻体会到“责任”与“认真”的重要性。曾因疏忽核错一个数据,前辈并未责备,而是带我重新核查,并告诉我:“工作没有小事,每个环节都牵动全局。”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在职场中,重要的不仅是能力,更是认真负责到底的担当。同时,团队协作也让我倍感温暖——无论是共同赶工,还是面对难题时的集思广益,都让我感到职场不是战场,而是一个彼此支撑、共同前进的地方。
非常感谢团县委和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给我此次实践的机会,回望这段日子,它留给我的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心态的成长:从依赖指导到主动担当,从胆怯犹豫到从容应对。这些收获,无论将来走向什么岗位,都会成为我坚实的前行动力。
02 县发改委 林德亮
在县发改委的这段实践,为我打开了一扇观察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窗口,既有专业认知上的深化,也有对职场实践的真切体会——这些感悟,共同勾勒出我这段珍贵经历的轮廓。
在我实践期间所接触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民生”这个关键词:优化营商环境,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规划,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则直接关系到基本民生保障。这些实践感悟,让我逐渐跳出对机关工作偏“虚”的刻板印象,真切体会到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会议背后,都是对“如何让社会更有序、人民更幸福”的深入探索。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岁月因青春慷慨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而出更瑰丽。”这段实践经历如同一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淬炼,不仅让我的专业知识有了落地之处,更让我对公共部门的使命、以及个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了更立体而深刻的理解——它教会我用更宏大的视角思考问题,也提醒我以更务实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
03 乌烈镇人民政府 张苏芳
参与乌烈镇人民政府党建办为期一个月的“返家乡”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段珍贵而意义特殊的经历,让我在基层党建实践中获得了多方面的成长。
党建办的工作切实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例如,在组织开展学校的法治教育活动时,无论是对接法治老师还是与学校沟通,每一个环节都在锻炼我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当我看到峨港学校的孩子们在法治课堂上专注听讲、踊跃互动,我深刻感受到基层法治宣传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深远影响,也更具体地理解了党建工作如何通过实际举措服务青少年、守护他们的未来。
这一个月,我主动走出校园理论的“舒适区”,在基层事务中学会了担当。乌烈镇党建办的前辈们给予我悉心指导,让我从起初的生疏懵懂,到逐渐能够独立完成部分工作。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也更加坚定了未来我要扎根基层、以党建助力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决心——愿以青春之力,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