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说丨青年之声——2025年昌江县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录(二)

市县动态> 昌江 发布日期:2025-09-11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青春的梦想不再遥远

2025年盛夏

莘莘学子带着对故土的

眷恋与无限遐想

回到梦最开始的地方

他们带着青春与活力

投身社会实践 助力家乡发展

将个人理想

融入家乡发展的宏伟蓝图

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

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

快跟昌江团团一起

看看学子们的

“返家乡”实践风采吧!

↓↓↓

县融媒体中心  林梓彤

c87e74d984ed4a77d3daef821d5da941.png

在融媒体中心编辑岗位实践期间,我每天都在与海报、短视频和脚本打交道,深刻体会到融媒体工作高效运转的节奏与创意迸发的活力。这段实践经历让我对“融媒体”工作的内容有了更加真实和深入的认知,也促使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实践过程虽然充满挑战,却让我倍感充实。从选题策划、文稿打磨到视频剪辑,每一项任务都需要高度专注与创新,加班加点完成新闻稿也成为我的常态。但正是在这样的历练中,我掌握了海报设计、视频拍摄与剪辑、脚本创作等专业技能,逐步提升了沟通协调、抗压应变及问题解决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对“内容创作”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优质内容不仅要具备专业水准,更需贴近受众需求,做到让人愿看、能懂、记牢,这才是内容创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这段实践经历是我迈入媒体行业的宝贵起点,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继续努力学习与实践。未来,我将带着这段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持续加强学习,积极投身实践,努力在媒体领域不断成长与进步。


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梁正维

1eecfcbdc9fedf7fca03d595f6734f60.png

当七月的暖阳透过政府办公楼前木棉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时,怀揣着懵懂与期待的我,走进这栋承载着公共服务使命的建筑,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生活。

短短一个月的政务实践,成为我重塑认知的重要历程。实践伊始,“细节”二字便深深烙印在我的工作体验中。在整理档案时,每份文件的页边距精确到毫米,会议记录细致标注发言人的语气;跟随前辈参与防汛防台工作时,他们总能从繁杂的现场情况中敏锐捕捉潜在问题,精准排查隐患。这些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为人民服务”并非抽象的口号,而是藏在调研报告的脚注、政策解读的语气中,落实在政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离别的那天,我特意在公告栏前站了很久。那里贴着科室的工作计划,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企业调研”“走访低保户”“企业项目拆料核对”等看似平凡的事项,串联起了一座城市的温度。这个夏天教会我的,不仅是公文写作的格式,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当你深入政务工作的日常,就会明白:责任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血脉的坚守;服务也从来不是停留在嘴边的承诺,而是刻在掌心的温度。这段实践经历,将成为我未来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时刻提醒我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工作,以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县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吴贞翔

55d2120639c5ed4ec77261227d3960e4.png

此次在县园林绿化站办公室实践的宝贵机会,使我能够深入政务一线,近距离感受园林工作的温度与价值,收获了一段充实且意义非凡的成长经历。

初入岗位时,我曾以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多是打印文件、登记报表、收发通知等基础事务,略显平淡且枯燥。直到我跟随前辈参与季度养护计划的汇总工作,才发现每份报表中的数字都蕴含着严谨的专业考量:某条街道灌木的修剪周期、某座公园花卉的补种方案,均需结合历年养护数据与当前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核算和精准规划。前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笔下的每一个数字,都关联着一线园林工人的具体作业,容不得丝毫马虎。”

实践即将结束,望着自己整理归档的厚厚一沓工作资料,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办公室并非与绿化工作脱节的“后方”,而是园林绿化工作的“调度中枢”——每一份文件的规范流转、每一次跨部门的有效沟通,都是保障城市绿化养护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支撑,都是为城市绿意添砖加瓦。在此,我衷心感谢团县委和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为我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这段实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台前的绿化作业,还是幕后的政务保障,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认真,都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温暖的力量,绽放出不凡的价值光芒。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继续提升自我。

编辑:团昌江县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