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令我校“蔚蓝师语”支教团队青年志愿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支教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为驻守边疆的家庭送去温暖与支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启迪心灵、传递希望,连接家国使命与青春理想。支教成员们都在支教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如学会应对各种挑战,提升教学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使命,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教育事业紧密联系。表达了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的决心,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愿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01
第九届“蔚蓝师语”支教指导老师
聂森
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后,我倍感荣幸、深受鼓舞。2025年春节期间,我有幸被琼台师范学院选派到三沙担任“蔚蓝师语服务南疆基础教育”支教队带队教师,在前后近一个月的艰苦工作中,我真切体验到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伟力和魅力,也见证了支教队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动力和实力,我深刻明白了思政课教育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我要把回信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让这些榜样不断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不断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02
第九届“蔚蓝师语”支教指导老师
赵乐然
在三沙的这段支教时光,支教团队的全体成员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永兴学校发挥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担当与责任。作为支教团队指导和带队老师,我看到了青年学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支教过程中充分发挥师范优势,以周到的服务、周密的安排、温暖的态度服务三沙基础教育需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引领师范生持续关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带领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锻炼,培养立足基层、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锻造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深入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祖国教育事业中,续写师范教育实践的新篇章。
03
第八届“蔚蓝师语”支教指导老师
田佩
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字字铿锵,温暖人心,字里行间饱含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令我深受触动。作为“蔚蓝师语”三沙支教团的指导老师,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持续引导和帮助全体支教志愿者心怀家国梦想,锤炼过硬本领,勇担青春使命,用实际行动在祖国最南端的蓝色国土上书写好与三沙的故事,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奋发笃行,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04
第七届“蔚蓝师语”支教指导老师
羊芳芳
支教的日子里,我常凝视学校前飘扬的国旗,海浪声与读书声交织成这片蓝色疆域最动人的乐曲。在这里,三尺讲台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方寸之地,更成为连接家国使命与青春理想的桥梁。
边疆支教从来不只是“给予”,而是双向的成长熔铸。见证支教团队在寒暑假坚守教学岗位的担当,我愈发坚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家国情怀的培育。在三沙这片热土上,我们用教育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答卷,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05
第五届“蔚蓝师语”支教团成员
李新华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深受鼓舞。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作为琼台师范学院“蔚蓝师语 服务南疆基础教育”三沙支教团队的一员,跟随学校前往祖国最南端的学校三沙市永兴学校支教。在三沙支教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我带领团队开设兴趣班,策划主题活动,努力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每一次看到孩子们的进步,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次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为孩子们带来希望和改变。看着孩子们的成长,我感到无比欣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参与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的决心。
06
第五届“蔚蓝师语”支教团成员
胡杨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的重要文章以及五四青年节的重要精神后,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
2024年毕业后,我响应号召,成为了一名中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祖国最南端的学校——三沙市永兴学校支教,为守好祖国基础教育南大门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这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这里的孩子纯真质朴,对知识充满渴望,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成为我坚守的动力。努力传递知识,和他们一起学习;组织少先队活动,与他们共同成长。支教过程中,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一切付出都变得值得。这不仅是奉献,更是收获,让我学会了担当,懂得了责任。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激励我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将牢记教诲,坚定理想信念,胸怀报国之志,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并勇于担当作为,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退缩,继续在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用汗水和努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辉煌篇章。
07
第六届“蔚蓝师语”支教队员
连恩惠
“蔚蓝师语”仿佛是伫立在南海中的一座灯塔,既指引着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在祖国南疆挥洒汗水,又让越来越多的人听到看到南海的故事,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蔚蓝师语”更是大学校园里的指示牌,青年人从中汲取力量并为之努力,进而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志愿服务时间虽短,但它的影响深远。“蔚蓝师语”让每一位志愿者都与永兴岛有了羁绊,这种羁绊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的使命,更让我们懂得青年人如何在行动上践行青春的力量。
08
第七届“蔚蓝师语”支教队员
焦文
作为第7届(2024年)寒暑假“蔚蓝师语”支教团成员,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八年来,支教团坚持利用寒暑假奔赴三沙市开展支教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去知识的海洋,更通过“他们保卫国家,我们守护小家”的实际行动,为驻守边疆的家庭送去温暖与支持。作为师范生的我,将继续投身乡村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前进动力。在新的支教征程中,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扎根基层课堂,用知识启迪心灵,用爱心传递希望,为乡村孩子们点亮梦想之光,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09
第八届“蔚蓝师语”支教队员
孟湘豫
三次投身“蔚蓝师语”假期支教,我收获了宝贵经验与真挚友谊,在人生画卷中熠熠生辉。
初到琼中支教,我深切感受到支教是为山区孩子打开新视野,带他们体验多元课程,为人生增添更多可能。后来两赴三沙市永兴学校,挑战接踵而至:恶劣环境考验耐力,混龄教学难题考验能力。
不过,挑战也是成长的契机。我学会有效管理课堂纪律,让课堂秩序井然;琢磨出提升课程趣味性的诀窍,让课堂活力满满。在2024年春节,我和队友们策划庆祝活动、开展非遗体验,带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到了盛夏,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让那一抹鲜艳的红色在我们心中永远飘扬。
年轻热血的我们,奔赴祖国最南端,用热情拥抱天真孩童。三次支教,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进步,他们的蜕变是我最大的收获。这些经历与友谊,如璀璨星光,将照亮我前行的路,激励我不断奋进,我们“蔚蓝师语”永不落幕,始终鲜活!
10
第九届“蔚蓝师语”支教队员
林荣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中肯定了他们为当地教育事业、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做出的贡献,同时鼓励新时代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作为一名“蔚蓝师语”三沙支教团的志愿者,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我曾两次前往三沙支教,将专业知识融入兴趣班课程,为驻岛军警民子女开展“巾帼不让须眉志”“挺进海南,解放琼岛”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我见证了孩子们从好奇到渴望,再到信念坚定的转变,深刻领悟到支教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未来,我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为榜样,坚守初心,继续在支教道路上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据悉,琼台师范学院“蔚蓝师语·服务南疆基础教育”是2018年起搭建的三沙志愿支教服务品牌。团队在永兴学校开设暑期兴趣班课程,同时也在支教期间深入社区调研,累计服务600余人次。团队连续8年赴三沙永兴岛支教,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成为琼台实践育人的亮丽名片。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为国家未来。8年来,一批批琼台青年奋发前行,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回信精神为指引,笃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在未来支教征程中,他们将持之以恒提升专业素养,磨砺精湛技能,以知识为火种,点亮孩子们心怀希望的明灯;秉持艰苦奋斗精神,无惧艰难险阻,在教育资源亟待深耕的地区发光发热。他们以笃行担当响应时代重任,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为教育公平添砖加瓦,为社会发展凝心聚力;以青春之我,融入为国为民的壮阔征程,让青春之花在不懈奋斗中绚丽绽放,书写“蔚蓝师语”支教团队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