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海南省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护苗”行动工作,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育合格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事业接班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组建“用“信”连心,“科”学疗郁”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共青团中兴镇委,于2025年7月3日前往澄迈县中兴中心学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的学生提供有益的学习和成长支持。
精心备课筑根基
出发前,团队与中兴中心学校深度对接,围绕 “护苗” 核心目标,聚焦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两大板块,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成员们以师范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依托,从逐字逐句打磨教案,到反复调试教学教具、优化 PPT 呈现效果,再到模拟课堂场景进行教学演练,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心血。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与孩子们顺畅交流,为他们展现精彩的课堂效果。
护苗行动正当时
01
趣导认知筑心防
课堂开始,实践团成员以贴近小学生生活的生动场景导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情绪场景,搭配真实案例故事,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趣味插画辅助,带领五年级学生逐步认识抑郁症 —— 从 “什么是抑郁症” 的基础概念,到 “情绪持续低落、失去兴趣爱好、身体容易疲惫” 等典型表现,再到 “及时求助心理老师、多和家人朋友倾诉” 等应对方法。课堂上,同学们从最初的懵懂疑惑,到积极举手提问、参与讨论,为自身心理防护筑牢第一道坚实围墙。
02
解析情绪授良方
实践团成员带领同学们认识 “喜怒哀惧” 情绪,深入解析每种情绪的产生与外在表现。
重点传授 “情绪调节四步法” :第一步 “觉察情绪波动”,捕捉情绪变化信号;第二步 “接纳情绪存在”,引导自我包容;第三步 “合理表达情绪”,适当缓解压力;第四步 “积极行动调节”,分享 “深呼吸放松”“运动释放”“写情绪日记” 的实用方法。
团队成员讲解情绪的表现
学生闭眼感受不同的情绪场景
03
同学互助共成长
给同学们分发便利贴,让他们写下最近的小烦恼折好投入盲盒中。实践团成员抽取、朗读便利贴,每组邀请一位代表来为遇到的难题出谋划策。
在匿名的氛围里,同学们深刻懂得 “烦恼不孤单”,既收获实用应对思路,也悄然学会倾听他人、给予陪伴,让互助的种子在心底萌芽,在共情中领悟“烦恼并非独行”。
学生们手持彩笔,认真将纸张划分成四个区域,写下“给予力量的人” “开心的事” “放松方法” “鼓励的话” 。这一张张纸条,是同学们自我觉察的珍贵记录,更是情绪低落时的 “能量急救包” ,引导他们主动从生活点滴中挖掘积极能量,培养强大心理韧性。
团队为学生准备的奖品
玩偶传情暖心间
拿出可爱玩偶作为 “能量接力棒” ,同学们在位置上依次传递玩偶。拿到玩偶的同学,要分享一个有效的情绪调节建议。不同视角的方法相互碰撞,让情绪应对策略变得更丰富、更鲜活。在传递玩偶的欢声笑语中,互助氛围持续升温。
最后同学们把近期的情绪写在五彩便签上,有序张贴到 “情绪森林” 黑板报。有的分享 “让开心延续的小妙招” ,有的给 “失落情绪” 留言打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理解了情绪的多样与正常,班级里也逐渐构建起 “尊重情绪、接纳不同” 的包容环境,让心理支持随时可及。
今日实践团用专业与热忱,为同学们搭建起心理健康 “成长支架”:从科学识别抑郁症,到掌握情绪调节技能,再到构建互助支持,同学们在心灵探索中,逐步学会与情绪和解、向他人求助。这份 “心理滋养”,不仅守护当下成长,更将化作未来面对挑战的底气。以此次三下乡活动为起点,汇聚更多 “护苗” 力量,让心理健康之花,在更多未成年人心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