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叶里的乡村振兴大文章

高校动态> 琼台师范学院 发布日期:2025-08-08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探讨和茹茶坊

解码大叶茶助农兴村之道

—“生态疗愈,青春同行”实践团—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4月11日来到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调研时强调:"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

7月8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践团成员专程前往水满乡毛纳村中的和茹手工茶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乡村振兴课题开展实地调研。

图片71.png

实践团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时亲临的和茹手工茶坊并通过采访王菊茹老师与王柏和老师等茶产业带头人,详细了解当地在茶叶种植、加工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实践,重点调研五指山大叶茶产业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好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大叶茶生长特性与采茶实况

图片72.png

和茹手工茶坊的王菊茹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五指山大叶茶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需三年培育方可采摘,现存茶树树龄达十年,涵盖自然生长与人工种植两类。得益于当地充足的日照,茶叶品质得以提升,而台风影响小的气候特点,为产业稳定发展筑牢自然根基。

图片73.png

图片74.png

在茶园体验环节,王菊茹老师为大家热情介绍了茶叶采摘标准:熟练采茶工日均能采鲜叶20-30斤,且6.5斤鲜叶仅能炒制1斤成品茶。她强调,茶叶年产量受天气与茶树生长状况制约,需通过科学管理保障品质稳定。

茶叶加工与机械提效

图片75.png

实践团随后参观茶叶加工厂,了解到红茶制作需经检测、采摘、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绿茶则需杀青、去除80%水分等独特工艺。目前茶坊已引入揉捻机替代传统手工揉捻,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王柏和老师的奉献及大叶茶多元价值

采访中,实践团了解到茶坊相关负责人王柏和老师的事迹。这位退役军人为解决家乡交通难题,带领村民耗时两年,用人力挖通土路,因此荣获“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其行动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基础设施基础。

图片76.png

图片77.png

图片78.png

图片79.png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知道了五指山大叶茶不仅是当地的经济作物,目前毛纳村现有33户128人,茶叶种植面积572亩,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智慧管理平台覆盖80%茶园,管理成本降低35%,预售收入占比40%,游客人均消费从80元提升至260元,30%茶园划为生态保护区。更蕴含着生态保护与健康价值。(摘自人民日报—走进国家公园,探访热带雨林|五指山水满乡毛纳村:茶叶铺就村民致富路中尾段)王菊茹老师介绍,茶叶具有缓解腹泻、发烧、咳嗽等功效,老茶叶还可用于踏印或煮水染色,展现了茶叶在传统生活中的多重用途。

耕种希望

根据老师们的讲解,五指山大叶茶不仅是经济作物,还具有缓解腹泻、发烧、咳嗽等健康价值,老茶叶可用于踏印或煮水染色,体现多元用途。当地坚持绿色种植理念,与海南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战略相契合,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生动实践案例。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发展,并努力将生态疗愈融入其中。

图片80.png

编辑:琼台师范学院团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