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童声期许
编织成长羽翼
海口琼山区旧州中心小学—7.3
前言
2025年7月2日,旧州中心小学首日心理团辅志愿服务顺利开展,孩子们佩戴着象征收获的荧光手环,将欢笑与温暖定格在夏日的校园里。这份意犹未尽的期待,在次日化作更深入的探索热情。7月3日,志愿者团队带着首日孩子们的纯真期盼,开启了第二天更具针对性的心灵成长之旅。
PART.01
上午丨深化心灵成长
01
优点大发现:夸夸我的同学
每位同学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后将纸条折叠,由组织者收集放入纸箱。随后,按照顺序抽取纸条,抽到名字的同学需要认真思考并说出被抽中同学的优点,进行公开赞美。
完成赞美的同学也收获了小奖品,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学会了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班级凝聚力。
02
翻花绳
活动特别准备了海南特色翻花绳,同学们自由组成4 - 6人小组,来到户外场地进行活动。在操场上,同学们互相交流翻花绳的技巧,一根根翻花绳在他们手中变幻出各种造型,如“面条”“渔网”“蝴蝶”等,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上空。
它让同学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了海南特色文化的魅力,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03心理观影:心灵共鸣时刻
在上午活动的最后阶段,全体同学回到教室共同观看心理主题视频。视频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时,如何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情绪的故事。
观影结束后,志愿者组织同学们围绕视频内容展开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表示从中学到了遇到困难时要保持冷静,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有的同学则意识到良好的沟通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影后讨论
通过集体观影和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PART.02
下午丨调研与访谈
01
心理健康小调研:你的心事我倾听
志愿者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耐心指导同学们根据自身真实情况填写。通过问卷,收集同学们的心理状态,为后续开展更贴合需求的心理健康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02
班主任访谈:看见活动背后的意义
活动结束后,我们采访了三年级4班的班主任老师。谈及此次“三下乡”心理健康活动,老师难掩欣喜,感慨如今乡村孩子在心理健康层面,受家庭教育理念滞后、社会支持资源相对匮乏等影响,常面临情绪疏导渠道少、心理韧性培养不足等难题 。老师坦言,志愿服务团队开展这类活动,填补了乡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口,是迫切且极具意义的。
聊到活动影响,老师满是期待,相信持续开展,能助力孩子们更健康快乐成长,让他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有勇气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也盼着能借此带动更多人关注乡村孩子心理健康,凝聚起守护成长的合力 。
PART.03
结束丨合影留念
活动尾声,我们与老师、孩子们一同合影留念。此次“三下乡”心理健康活动,自筹备起便得到校领导及老师们的深切关注与大力支持,从物资协调到活动落地,各方助力让温暖传递更顺畅。未来,期待能进一步加强此类志愿服务合作,汇聚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力量,倾听乡村童年的真挚期许,编织更坚实的成长羽翼,护航孩子们奔赴充满阳光的远方 。
结束寄语
这场“三下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将知识融入趣味,让温暖传递心灵。期待同学们带着活动中收获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从容面对情绪,拥抱阳光生活!